八一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由于编纂的时间太仓促,缺乏顺帝时代的资料,全书没有完成,于是派欧阳佑等人到全国各地调集顺帝一朝资料,于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开史局,仍命宋濂、王祎为总裁,率领赵埙,朱右、贝琼等十五人继续纂修,经过一百四十三天,七月初一书成,增编顺帝纪十卷,增补元统以后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货志》各一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传》三十六卷,共计五十三卷。然后合前后二书,按本纪、志、表、列传厘分后,共成二百一十卷,也就是现在的卷数。两次纂修,历时仅三百三十一天。

元朝虽不足一百年,但怎么也说也是大一统的王朝,且疆域辽阔,若是从成吉思汗算起,其实时间也不算太短,这样的一个王朝,修的史书竟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其中的记录可想而知了,明显是太仓促了,做得不够细腻,更别说,这本史书是在迎合朱元璋要求的前提下编修的,光是史官就有好几波,宋濂倒也罢了,人家毕竟是正儿八经的文学之士,可朱元璋为了彰显自己求才若渴,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这些的才学着实让人怀疑,事实证明,《元史》因为时间仓促,编纂人数太多,导致许多不足之处,就资料而言,在长期战乱之后,史籍散失很多,一时难以征集,很难完备,已经收集到的资料,限于翻译条件,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元朝秘史》以及元朝的蒙古文典籍、档案等等,都是很大的缺憾。所指出的问题主要是:随得随抄,前后重复,失于剪裁;又不彼此互对,考定异同,时见抵牾。如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两传。同一专名,译名不一。史文译改,有时全反原意。沿袭案牍之文,以致《河渠志》、《祭祀志》出现了耿参政、田司徒、郝参政等官称而不记其名。又据案牍编宰相年表,仅删去其官衔而不予考订,以致有姓无名。

《元史》列传照抄碑志家传之类,取舍不当之处甚多。改写纪年的干支,竟有误推一甲子六十年的情况,使史实完全错乱。史料中没有具体庙号的皇帝,改写时弄错的例子甚多,如将tai祖误为太宗,太宗误为tai祖,宪宗误为世祖,世祖误为宪宗等。纂修人对前代和元朝蒙古族的制度也不熟悉,如宋朝各州另有军号、郡名,《地理志》述沿革,却写成某州已改为某军、某郡之类。又如蒙古各汗的斡耳朵,汗死“其帐不旷”,由后代后妃世守以享用其岁赐,《后妃表》编者竟据此名单列为某一皇帝的妻妾。如此等等。所以清人钱大昕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因此下笔“无不差谬”。清代汪辉祖的《元史本证》指出《元史》中三千七百多余项错误。例如:《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再者,译名不一,如八思巴,又译八合思八、巴思八、八合斯巴等。种种问题不胜枚举,让人望而生畏。

便是有明朝第一才子美誉的解缙,在奉成祖皇命的情况下,只是对《元史》做了修改,他写了《元史正误》一书。后来,参加纂修《元史》的朱右又写《元史拾遗》,许浩作《元史阐微》等,都是对《元史》的订正和补充,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如今让自己来修编这样一套漏洞百出的史书,那还不是要了小命,再说了他也不想做个皓首穷经的儒生,这样的工作,一年两年是做不出来成果,万一耗上了一辈子,那可是大大的划不来?如其陷进去,还不如干脆退出来。

此话一出,听得“噗嗤——?“正喝汤的胡滢又是一口鱼汤喷了出来:”这人老子莫非有问题不成?“

于谦也暗暗嘀咕道:“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这个杨兄弟可好,竟不愿去,这人比人可不是气死人?“

杨士奇倒是不急不躁的看了一眼杨峥,对这个结果似有预料,心道:“皇帝果然最了解杨小弟的人,竟如此细心到让老夫提前来说一声,若不然等改日在朝堂被这么一拒绝,皇帝该是多没面子啊,呵呵一笑,问道:”杨小弟可是有什么顾虑?“

杨峥嘿嘿一笑,道:“杨大哥是博学之人,难道还用小弟说明么?“

杨士奇点了点头道:“《元史》由于编修时间仓促,而且出于众手,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历来就遭到学者们的非难。但杨小弟只看到了坏处,却没看到坏到了极致,就是好处了?”

杨峥实在想不出修出这样一本史书能有什么好处,哦了声道:“这个小弟还真不知?“

杨士奇哈哈一笑道:“以杨小弟的聪明才智,不是不知,而是不愿意知道而已,《元史》固然有不少缺点,但比起其他正史,因为它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使它具有比其他某些正史更高的史料价值,如元代的十三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下来。《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去全书一半,而本纪占全书近四分之一,《文宗纪》竟多达一年一卷。有人批评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这种作法却起到保存上述失传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由于元代史馆的资料就不完备,汉族文人常有碑传可资参考,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无从搜寻,因此立传有详于文人,略于蒙古将相大臣的现象。如丞相见于表的有五十九人,而立传的不及一半。tai祖诸弟、诸子仅各有一人有传,太宗以后皇子无一人立传。可是就见于列传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没有别的史料可供参考,这些都是宝贵的东西,再者,当年纂修者违反了修史的惯例,没有删去儒家学者认为不屑一提的史实。如有人批评“作佛事则本纪必书,游皇城入之礼乐志”。又批评它“列传则先及释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遗规”。但这些保留或增加的内容,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会内容的史实。此外如《地理志》附录河源、西北地、安南郡县等项,《祭祀志》附国俗旧礼,《食货志》增创岁赐一卷,这都是根据元代实际情况保留下来的重要史料。这些不都是他的好处,凭着杨小弟的聪明才智,只需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想要编纂这本史书倒也不是不可能!“说到了这儿,面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盯着杨峥、于谦道:”杨小弟,节庵你们二人虽有大才,但还年轻,在我大明想要做官,年轻可不行,需要熬,慢慢熬,多学多看,在煎熬慢慢熬出资历,熬出水平,等朝廷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当年你们不愿意干,不愿意去的地方,才是你们最大的资本,对你们终生有益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ww.81zww.net)逍遥江山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八一中文网推荐阅读: 大秦:开局我被祖龙镇压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大唐第一世家1900翻云覆雨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奋斗在贞观恶汉明末:开局干掉皇帝红楼之挽天倾闲散教书人抗战铁军本草王浴血逃兵崇祯十五年黜龙明末黑太子游戏模拟器:在大运开启简单模式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大国相权驭大明新书铁骨铸钢魂王师北定中原日最强军火之王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曹贼抗日之血祭山河迷踪谍影远征欧洲崇祯七年超时空走私天唐好驸马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浴血兵魂大君凶猛蝉动我在大秦开酒楼铁十字御极大明千年军国明末徐二哥亮剑:开局助李云龙获意大利炮大唐正衰公带着系统来大唐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枭臣大明王侯重工帝国明末亲军锦衣卫战国明月
八一中文网搜藏榜: 谍海王牌我的谍战岁月最强区小队带着仓库到大明大明小学生迷踪谍影神话版三国数风流人物猎谍逍遥小地主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蝉动亮剑之军工系统晚唐浮生我有最强抗战系统抗战从民兵开始大英公务员庆余年浴火重生西路军谍网抗战之烽火漫天晋击天下民国谍影浴血逃兵天唐锦绣雏鹰的荣耀大明元辅带着仓库回到明末赘婿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大楚怀王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谍影风云蛰雷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独断大明我在大唐有块田从亮剑开始搞军工骗了康熙军工科技谍战之王回到明朝当王爷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北齐帝业唐朝工科生寒门崛起红楼之挽天倾兴汉室抗日之特种兵降临寒门宰相
八一中文网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奋斗在新明朝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猎日神刀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三国之天下霸业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唐全才奉天承运极品皇帝吕氏皇朝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横扫天下明末资本家盗宋杀手特种兵大宋极品国师超级大独裁者江山如此多骄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开国功贼边戎大周权相宋起波斯湾铁血骠骑血帅浴火重生西路军斜风汉皇系统大唐正衰公大唐之逍遥王爷宋风野望之三河梦幻妻乃大元帅锦衣传奇天魔极乐新帝国崛起闯王李自成新传千宋重生南北灭隋唐明血1558年的天变国之大贼